原标题:发挥自主创造力,拥抱未来科技世界!角码编程带你认识STEAM教育
STEAM 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于 1986 年首次提出了 STEM 教育概念,STEM 指代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旨在让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以及跨学科范围内综合发展,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随后,人文艺术(Art)也被加入,就形成了STEAM教育。
2014 年前后,STEAM 教育概念开始在中国兴起。此前,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STEAM 教育领域最初只有一些零星的课外培训机构,但跟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家长群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信息化进程,在满足「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国内 STEAM 教育市场开始有了生存的土壤。
在 2015 年前后,国内正式对外发布了有关政策支持 STEAM 教育发展,在 2015 年《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STEAM 概念首次被教育部引入指导文件,并开始步入国家层面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 2016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教育(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STEAM是一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所有的事情的成功都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能力的实现,而是需要介于多种能力之间,比如高科技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建造过程中,不但需要科学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功能,还需要好看的外观,也就是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才能,所以单一技能的运用已经没办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未来,旨在培养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
过去至现在,教育依然处于主流的应试灌输。然而现在的中国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对应的软实力,如:“创新、交际、执行”等能力。当下社会越发需要综合型人才,目前急需从幼儿园、小学时期就要开始培育学生的这种综合型能力,国外采用STEAM模式的开放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适应现代企业的节奏,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更是青睐的选择。我们经历的学校或者培训班,主要是采用“讲座式”教育,老师在讲台授课,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培养模式就像是一个模具加工器,按照一个固定模板将学生批量塑造成形,完成大规模的人格生产。而融入STEAM理念的机器人教育搭建、编程、3D打印等课程,以创新思维贯穿学习全过程,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完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循序渐进帮助孩子适应并拥抱未来科技世界。
第一,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强调「做中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有知识的获取,还有思维和技能的锻炼。学生可以调用自己各种感官(触觉、视觉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同伴交流,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如果只讲述知识概念,而没有实际动手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是有局限的。
第二,以问题出发,与真实生活相关。STEAM教育鼓励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来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处理问题。所以,联系「真实世界」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这些学科需要的技能来整体实践、深度学习。
其实,STEAM教育本质上都是未解决“重知识,轻技能”这一教育现象的方式。这些“新潮”的教育方法的理念,都强调了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STEAM教育针对少儿启蒙,全方位培养小孩子的综合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