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13926824945
当前位置:首页 > 紧固件铝型材 > 螺母

湖南长沙建设世界“第一高楼”疑似“放卫星”

时间:2024-01-23 作者:螺母 点击:1

  制造中央空调起家的远大集团宣布,将在湖南省长沙建设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预计2013年元旦完工。200多层的高楼能否在短短7个月建成?该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如何?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证?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访长沙、北京两地,试图还原“世界第一高楼”的是是非非。

  “远大要在湖南建世界第一高楼?不是做空调的吗?”6月6日,一则由微博发布的消息引发网友的热议。《中国科学报》记者此后从当地政府部门及远大集团获知,远大集团确已打算在长沙市望城区建设200多层、全钢结构的高楼,预计2012年11月开始安装,2013年1月完工。6月下旬,记者探访当地得知,该项目的具体征地工作仍未开展,能否及时开工仍然存疑。多名业内人士和专家向记者表示,远大的“高楼梦”疑似“放卫星”,规划、工期等均存疑。

  和以往某些大规模的公司喜欢高调公布自己的项目不同,远大集团的“世界第一高楼梦”,经历了网络传言、媒体介入、被动证实的一系列过程。但即便如此,也招致了网友“非常规炒作”的质疑。

  6月5日,网友“森狼senboy”发布微博称:“远大可建今晚宣布J220天空城市计划,将在湖南长沙建造一座220层的世界最高楼,比迪拜塔高50层。计划于2012年12月31日竣工。”另一位微博网友“杨雪龙11”则表示:“天空城市838米,比迪拜塔还高,而且两个月建成,迪拜塔可是建了6年啊。”

  这一消息随即在微博和各大网络论坛里被疯狂转载,引发轰动效应。有网友跟帖调侃称:“以后阿汤哥不用去迪拜塔了,下回来长沙拍碟中谍5吧。”但更多的网友则质疑远大是在“放卫星”,“220层,2个月,相当于每天要搭建多少层?冷静思考一下,这可能吗?”也有网友质疑这则消息的真实性,“远大能否出来辟个谣?”

  6月7日,远大集团总裁办、新闻事务负责人朱琳芳对外介绍,远大集团的确打算在长沙市望城区建设超高型建筑,采用的是可持续建筑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社区概念的建筑。但这一条消息是在内部组织的签约活动中被人透露出来的,集团暂时没有对媒体披露,“没想到被参加现场签约会的人传到网上”。朱琳芳表示,这一高层建筑里面既可以居住,也规划有酒店、医院、学校、商店等设施。6月下旬,《中国科学报》记者也从朱琳芳处获得证实,远大的确在筹建“天空城市”。

  同一天,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政府公布了该项目的相关情况,项目净占地30亩,总投资不低于40亿元,建设周期仅7个月。

  望城区方面表示,远大可建公司拟在滨水新城核心区建设一栋集住宅、酒店、学校、医院、写字楼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220层综合大楼,采用远大自主研发的工厂化可持续建筑技术,主要优势体现在抗震、节能、净化、耐久、节材、可循环建材、无醛铅辐石棉建材、无扬尘污水垃圾施工等方面。技术核心是全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拟选址望城区滨水新城大泽湖,预计一期征地面积约200余亩,其中30亩建设J220项目。

  6月28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望城区有关人员处获悉,6月5日晚,望城区委书记、区长谭小平确实代表望城区政府与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J220项目战略协议。“其实远大要建楼,半个月前就传开了,不过没想到这么快。”望城区星城镇的一位居民这样说。

  “做空调的也能盖楼房?现在的房地产是不是真成零门槛了?”这是网友乃至众多业内人士对于远大建高楼的第一个反应。但事实上,远大并非第一次建高楼,也并非第一次用超常规的时间来搭建大型建筑。

  翻看过往的记录不难发现,远大可建一向把自己安装的快速,作为宣传的噱头。诸如一天建成上海世博会远大馆,6天建成远大城内的新方舟宾馆,15天建成30层的T30酒店。

  2011年年底,远大集团和当地政府合作,在湘阴县漕溪港产业新区建起了T30塔式酒店。该酒店为模块式全钢结构,高30层,包括宾馆和办公用房。该酒店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仅用15天也就是360个小时建成。这一消息当时甚至被英国媒体冠上“中国速度”的称号。

  “30层和200多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楼层越高,建造起来要考虑的问题越复杂。同样的技术,能建30层,未必就能建200层。”一名高级工程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样表示。

  6月28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远大集团获得一份有关“天空城市”的初步计划。这份由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提供的材料显示,远大此举是为了探索我国城市化道路并提升远大可持续建筑水平。“我们不是建一座地标建筑,而是开发并广泛建造一种中等成本、超低能耗的实用建筑,一种未来城市生活方式。”

  初步计划称,天空城市总高838米,220层,100万平方米,将使用钢材20万吨,电梯104台,83%的面积用作住宅,可容纳17400人,酒店、学院、医院、写字楼、商店、餐厅等占地面积3%到5%不等,预计可容纳3.14万人。

  该方案还称,该建筑的建造方式由迪拜塔设计师设计,采用远大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远大工厂完成,一天安装5层。在安全性方面,能轻松实现9度抗震。在环保方面,大楼内部将沿用远大可持续建筑的一整套环保节能措施,如外墙15厘米保温、4层玻璃窗、新风热回收、非电空调及冷热电联产;大楼全部采用LED灯,电梯刹车发电。比常规建筑节能5倍以上,比常规建筑节电约6倍。

  在远大公布消息的半个月后,“天空城市”的建设情况如何?6月28日、29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前往望城区大泽湖进行探访。

  “远大啊,长沙市的工业三巨头啊,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剩下就是远大中央空调了。”出租车司机一路调侃着,将记者拉到望城区。实际上,望城在去年以前还只是长沙市下属的一个县,根本不属于长沙市区。下了出租车,当地人带着记者乘坐摩托车辗转赶到回龙村附近的大泽湖片区中心地带。“这里离市区大约20公里,可不算近。”村民们这样介绍未来的“天空城市”。

  大泽湖临近湘江,附近还有出名的麻石之乡丁字镇(原丁字湾)和霞凝港,长沙市区的各种道路建筑所用的花岗石材料大多来自于此。由于城市开发的原因,大泽湖现在位于主干道金星路旁边,从岳麓大道接过来一路向北,沿途有很多住宅楼盘。

  记者在现场看到,“天空城市”暂定的选址地目前仍然是一片荒芜的园地和大大小小的池塘,足有四五个足球场那么大,周围未见栅栏或者其他障碍物。虽然正值南方水稻成熟的季节,但这片田地却长满了各种野草,未见耕种的痕迹。间或被村民用来作为菜地,栽种的绿色丝瓜随风摇曳。

  “现在好多人都去广州打工了,有些田就没人种,或者只种一季稻了。”村民说:“这里都是湖和田地,没有房子和其他建筑,所以不需要把我们迁走,估计远大也是看中了这点。”

  多位村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目前土地的征收还没具体落实下来,但这是迟早的事。征收按以前的标准是房屋菜地山坡面积补贴两千多元/平方米,然后按人头补贴15.8万元/人,但是具体政策还没落实,“暂时没听到政府有什么风声”。

  当被记者询问在这里建设220层高楼的可行性时,村民们说,因为这里到处都是麻石,有可能地下不深的地方就是麻石,所以建高楼的话,地基可能会比另外的地方要稳。

  6月下旬,《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湖南省以及望城区相关规划网站,尚未发现远大这一项目获批的信息。而远大方面也坦承,项目今年4月启动,目前尚且还没有取得政府最终批准。

  事实上,在“世界第一高楼”消息公布后,望城区政府也经受了诸多非议。望城区也一改之前的高调作风,悄然删去了官网上有关项目的介绍,并开始对媒体保持戒备。6月28日,望城区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凌小妹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项目的征地工作肯定由政府部门配合远大集团进行,但项目的审批进展以及征地时间等还需要询问远大集团,他们暂不便透露。至于何时开工建设,她表示目前还没收到相关消息,如果得到信息后将向媒体统一发布。

  6月28日,远大集团总裁办朱琳芳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天空城市”的相关情况目前以发布的“初步计划”为准,面对记者关于安全性的考虑、何时开工、是否夸大宣传等质疑,她表示“没有别的东西可以透露”。

  而远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目前还在召开论证会、评估评审会,论证“天空城市”的安全性。

  此前,远大可建公司国内市场部区域经理易建森在接受上海媒体采访时说,“天空城市”包括征地、基本的建设、生产和安装钢结构等所有环节,总投资在80亿~100亿元。而根据望城区政府此前公布的消息,“天空城市”建设周期为7个月。易建森表示,7个月的建设周期包括了地基、生产、安装、装修全过程。

  针对远大集团的自信,众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质疑,认为远大是在搞“高楼”。北京某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名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钢结构的超高楼层并不是新鲜事物,但目前大部分超高层建筑正常情况下不会单纯采用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一般会用混合结构。远大号称要建设838米的全钢结构大楼,委实让人怀疑。

  海归学者、工程(地震)学博士、京奇太振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永祁也是众多质疑者之一,他甚至直指远大是在“吹牛不上税”。

  陈永祁曾经为国贸三期、北京银泰中心、北京火车站加固工程等一系列国内知名工程提供过咨询和建议,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颇有研究。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曾经留学国外多年,目前国外还没有超高型建筑全部使用全钢结构的先例,美国之前的世贸双塔、沙特的迪拜塔,尽管使用钢结构较多,但都是使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式建筑,与远大所宣传的全钢结构以及“工厂化”预制拼装完全不一样。

  他介绍,美国也建过很多装配式别墅,但这种兵营式的建筑从来就没大量推广使用。有的美国公司想到把这种建筑建在中国农村,但从一开始就被否定。“装配式的钢结构有的方面可能好些,但基本问题还是一样存在的。”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设置钢筋混凝土内钢筋时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同一地点搭接;无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柱子施工向上接时,也要尽力避免在同一平面上衔接。这都是为了从构造上加强结构的整体性能。陈永祁进一步解释:“如果人为把接头都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就应该采用比整体结构强得多的连接办法。按层制造,现场靠螺栓搭接的建筑,在承受风荷载时,螺栓反复受力产生疲劳和松动的可能性很大。任何一个螺栓的破坏,都会给结构带来致命的整体破坏。”

  陈永祁认为,远大的初步计划所宣传的节能节电效果,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实现的。但它所宣传的整体式拼装的全钢结构大楼,存在整体性能差、连接困难、抗震能力差、建筑规划设计单一化,较为困难的半成品运输、装卸、吊装,价格昂贵等几个主体问题,“但从目前远大的初步计划来看,都没有正面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至于远大所宣传的是迪拜塔的设计企业设计,也不能作为“天空城市”在安全性能方面可靠的证据,“人家只是管高楼内部的设计,建筑材料和结构他们不会管”。

  记者了解到,迪拜的哈利法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地基基础深入地下30米,用了192根长50米的混凝土灌注桩,重达11万吨,光地基作业就用了约5个月。其地面建筑方面,601米以下为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才采用钢结构,其中25层至30层有两层高的加强层。

  北京目前的最高建筑国贸三期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大楼的基础深入地下75米,采用了350根23米长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顶为厚度达4.5米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板,全部地基部分相当于8层地下建筑。基础板上还有地下3层停车场,其建筑的整体的结构抗震抗风体的为筒中筒结构外加伸缩桁架加强层,抗震抗风。

  北京的另一高层建筑银泰中心的地基基础部分也使用了200根30米长的混凝土灌入桩,上面还有4层钢筋混凝土地下室。

  “从这3个知名高楼的修建过程来看,838米的高楼,从安全角度考虑,光是地基建设,大约就需要7个月,更别谈还有主体建筑的抗震抗风的加固工作,因此元旦前完工不可能。何况全拼装的钢结构高楼并无先例,其安全性需要慎重考量。”陈永祁这样介绍。

  “远大显然不知道一座838米的超高层建筑是怎么设计、怎么盖起来的。”陈永祁说,一座这样的超高层建筑,仅设计前的准备如地质勘探、安评估计,初步方案设计,施工准备等,任何一个部分也不是几个月就能轻易完成的。“这是要盖一座百年长存的建筑,不像安装空调设备。无边际地缩短工期,只能拿牺牲质量作为代价。”

  换一个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楼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北京、上海、武汉陆续有超过300米的高楼已经建成或者正在修建。据一份不完全统计的《摩天城市报告》中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总数已超越200座(仅计算写字楼与酒店),相当于美国现有摩天大楼的总量。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在中国。“高楼”的背后可以让我们深思。

  一名从事房地产租赁多年的人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国内之所以频频出现超高大厦,一方面与政府的鼓励和推动是分不开的,“有了地标性建筑,肯定面子上好看,对当地的经济也可能有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与企业领导人的好大喜功也有关系,“企业家头脑一热,觉得能在房屋租赁、周边商业开发中获得巨大利益。但以办公楼为例,事实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租赁并不太好”。他认为,一旦在资金和政策上出现一些问题,远大集团的高楼计划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别忘了,史玉柱当年就是因为建巨人大厦破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则对此事持保留态度。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远大建设世界第一大厦,肯定有当地政府部门的因素,“相比拉动经济发展,它实际上还有一个广告效应在里面。一说要建高楼,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关注,让大家对它感兴趣”。

  至于7个月内能否建成高楼,于建嵘认为还是要遵循科学的规律,严格审批和规划。对于目前流行的“高楼导致经济衰退”的论断,他认为,不管是建高楼还是建矮楼,并不等于经济一定要衰退,建高楼与经济的衰退没有必然联系。“难道光建矮楼,经济就不衰退了?”经济的发展还是要看资源、投资、消费等方面的情况。高楼一旦建成,就会成为地标性的建筑,也有一定可能会拉动附近的房地产发展,促进旅游发展,“他们是这么想的,但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则另当别论”。

  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

  《中国科学报》:从建筑规划的角度来看,838米的高楼要在7个月内建成,远大此举是否有夸大其词的嫌疑?

  李迅:应该说,远大集团是有这个嫌疑。因为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没这么高的楼。远大可能是打算做一个形象工程,但是能否7个月完工,这应该是要打问号的。

  李迅:应该是心态的问题吧,有些地方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有很多人认为高就是好,其实并不全是这样。城市的现代化不一定就用“高”来代替,并不只是建高楼。当然,“高”现在也是一种趋势了,因为资源紧张,现在的城市都是向上或向下发展,上天入地嘛。

  建高楼可能是现在的一种潮流吧。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像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也都有很多高楼,迪拜塔也是这样。

  李迅:远大的这个建筑是超高层,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发生火灾的话,消防问题如何来解决。另外安全性也很重要,发生地震怎么办?此外,还有舒适性、经济性、技术的可靠性,这些都需要仔细考量。

  《中国科学报》:有一种观点认为,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李迅:这个观点有点过于绝对。但是建设高楼可以作理性分析,它的投入产出比是能提前做的,做完之后再来谈。每一栋楼都有各自的详细情况,不能这么绝对。

  《中国科学报》:现在中西部地区也在大力建设高楼,这是否和地方政府追求GDP、追求政绩有关?

  李迅:肯定是有关系的,建高楼有一种连带的效应。但是中西部地区是不是一定要建高楼,这个能讨论。因为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不确定性,存在变数。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埃菲尔铁塔,当时全巴黎的人都骂它,觉得不应该建,但现在它慢慢的变成了巴黎的象征。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地方政府热衷追求建高楼,我觉得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讨论。

  《中国科学报》:中西部地区建设摩天大楼,出租率以及企业盈利率是否很难有保障?

  李迅:那也不能绝对来看。我国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也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说,中西部地区高层建筑的招租率就一定低。如果这个地区有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话,也有一定可能会形成规模效应,拉动经济的发展。

  李迅:从总体趋势来说,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目前高楼的密度相对集中,高层建筑非常多的。像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上海,都是高楼特别多。这一点和欧洲、北美国家还不一样,我们这边的楼比较高一点,将来我们的高楼数量肯定是要超过他们的。

  另外,目前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也能够支撑高楼的建设。建高楼也是一个在全世界内讨论的问题。高楼本身是一种节约世界资源的方式,不能一味地指责。总体趋势来说,建设高层建筑是对的,但是不是一定要建超高层建筑,这样的一个问题值得讨论。

  作为一个在中央空调领域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规模的公司,远大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无疑有足够的发言权,对于建筑的智能化似乎也能沾上边。但遗憾的是,建高楼并不等于卖空调,隔行如隔山。在商业世界里,你可以在某个领域很专业,却不能够做到所有领域都是行家。毕竟,精明如史玉柱者,二度翻身依靠的还是自己10多年前熟悉的保健品。但对于远大这样一个仅仅建造了两三个建筑物之后,就敢于喊出两个月内组装成一栋220层大楼的企业,其举动着实让人难以相信。220层的高楼,可不是7个30层的酒店叠加组装那么简单。越往高处修建,任何一个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整栋建筑毁于一旦。

  当然,远大也未必真打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从审批、打地基到组装838米高楼的计划,最精明莫过于商人,这样的口号,不喊白不喊,反正到时推迟建设也有的是理由;喊了不白喊,至少给企业起到宣传效应。君不见,短短半月内,远大与世界第一高楼已经成功地成为网络搜索的热词。

  回顾这几年,其实国内各大城市试图实现高楼梦的并不仅仅是长沙一地,武汉、深圳,大家都在比着建,似乎自家的地盘内没个摩天大厦,都羞于见人一样。攀比的心态,自古有之,但在时下的中国,不管什么领域,似乎特别多。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其实是一种自卑的心态,是“因为你有,所以我也要有”,大家都来比着建,而不是去选择比较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在这个转型时期,整个社会浮躁的心态。科技日新月异,周遭的社会也在快速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忙碌的社会里,个人也好,城市或者企业的决策者也好,都在追随着他人的步伐,试图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快的更新,获得最多的效益。当快成为一种世俗文化的代名词时,出现这样号称要两个月组建220层高楼的“壮举”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记者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该停下自己的脚步,思考下如何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如何确保高楼的根基稳固和安全性能,而不是一味强调“加速度”。因为再快的速度,再高的大楼,也总会有一天被他人超越。(小彭)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